【30年重访贫困乡•聚焦脱贫攻坚】“花生王”的愿景

9月8日,阳光正好,微风不燥。大悟县吕王镇刘院村的张正禄把头天才扯起来的花生,就地码好晾晒。

“家里空气好,回来务农,图个自在。”他说。

房前耕地,种植花生,用以榨油;零星碎田,撒播口粮,自给自足;屋边鱼塘,养着草青鲢鳙“四大家鱼”,每年有几千元的收入;身后山场,50亩湿地松,经过三年,逐渐成材。

59岁的张正禄早年在外务工,后回到家乡,承包耕地、鱼塘、山林,过小日子。

白天,侍弄庄稼,饲养游鱼,看护林木。夜里,点灯诱虫,留给散养的家禽作高蛋白饲料。

“保生活没有问题,平常忙时,请村里两三个贫困户帮忙打下手,给他们报酬。”张正禄笑言。

“保生活”一说略显谦虚,其实在周围村民的眼里,张正禄够得上“花生王”这个雅号,花生榨油刨去自用外,销售年收益过万元。

张正禄种花生,挺下功夫,村民们都说,他家的花生秧子长得比别家壮实,产出的花生子粒也多,一扯起来,白花花的一片。

他还舍得动脑筋。丘陵地区,地块散且不规则,大型农机开不进来,小型农机采摘又很耗成本,于是利用自行车链条传动,轮轴绞秧扯花生的“土”办法应运而生。

因为这个办法成本低、效率高,很快在同村村民中普及。

“现在村里路修得好,出去打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,很多田地荒着挺可惜,我想多流转点地来种花生。”张正禄有这个想法。

不过,张正禄也有担忧:“地块零散,且整饬土地连片种植花生成本较大,这些都成为扩大种植规模的拦路虎。”

访后一句话:

各类大户的示范带动,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往往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,如何因地制宜地满足大户更进一步扩大生产的诉求,这是个历久弥新的课题。

评论一下
评论 0人参与,0条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