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长征时不到20来岁,只是红25军政治部的一名宣传科长。是怎样的革命历练让他成为开国少将,花甲之年担任海军司令员,最后出任中央政治局常委,中央军委副主席,成长为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?今天我们接着往下看。
1916年10月1日,刘华清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吕王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。
刘华清之子 刘卓维:“他们祖上家里都很穷,作为他们那一支,总得培养出一个有文化的人,不能都没有文化,所以大家都积攒了一些钱,正好那个时候我父亲9岁,所以就说让他上学去吧。”
两年的私塾学习让他成为了远近有名的“文化人”。当革命的烽火燃烧到大悟山时,13岁的刘华清当上了根据地的红色小交通员和儿童团长。1935年,刘华清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。
刘华清之子 刘卓维:“因为他读了几年私塾,有点基础,还算是一个比较有文化的人,所以就安排到红军的部队里面搞宣传。”
作为宣传干事,刘华清的主要工作是刻印传单、张贴布告、书写标语等。在红25军从鄂豫皖向河南西部、陕北转移的过程中,这些宣传标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,往往一场战斗打下来不久,当地报名参军的人数很快抵消了打仗的人员消耗,使得红25军一路打到陕北,人员不减反增。1934年11月26日,河南省独树镇战斗,刘华清腿部中弹,差一点离开人世。
刘华清之子 刘卓维:“当时国民党把他们围住以后,发现以后,红二十五军吴焕先政委,就说坚决不能退,把敌人打退,他们就跟着吴焕先就往前冲锋,一枪打过来了。不知不觉就倒了。”
战斗结束后,国民党被打退,刘华清左腿踝骨上侧被子弹打穿了一个洞,鲜血直流,已经不能走路了。当时组织动员他留下来养伤。但刘华清心里清楚,如果留下来,没有根据地,就基本上离开了革命,所以他当时抱定一个信念,宁死也要跟着队伍走,死也要死在前进的路上。
刘华清之子 刘卓维:“因为营养状况非常不好,走路行军又多,伤口愈合特别慢,前三四天就是每天走路,鲜血就往腿上流,确实很艰难的时候,他们负责运送机要文件有一匹马,所以他有时候就拉着马尾巴拽一下。”
靠着这份坚持,刘华清走过崎岖山路、荒草野地、茫茫沙漠,胜利地完成了长征。而后在艰苦的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中,他身经百战,九死一生,建立赫赫战功。1955年授少将军衔,1982年任海军司令员,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被誉为中国的“现代海军之父”和“中国航母之父”。1992年当选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军委副主席,成为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。晚年的回忆录中,刘华清自认为对革命,对工作无怨无悔,唯独作为儿子,对母亲对家人有愧。
大悟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陈义万:“他参加革命以后,十几年和家里失去了联系,他的母亲就以为他为国捐躯了。”
刘华清的侄儿 刘长才:“七等八等没有等回来,一直没有等回来,最后(母亲)等到双目失明,家人以为他不在了,为革命牺牲了,就跟他做了一个假坟。每年还跟他烧纸敬香。”
1947年,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,时任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6旅政委的刘华清请假第一次回家。灰白色火砖、发黑的木楼板、青石板天井……老物件犹在,然而,时过境迁物是人非,疼爱她的老母亲已经在12年前离开人世。
刘华清的侄儿 刘长才:“他当时一直在这长跪,就表示我生前是为国家,死后要为母亲守孝,要回来这个地方来。”
2011年1月14日,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北京因病去世,享年95岁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老将军希望死后回老家陪伴母亲,叶落归根。2015年10月17日,刘华清的骨灰运回了大悟老家。
今年是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。在纪念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对刘华清给予了崇高的评价,强调要学习他恪守信仰,不忘初心的不懈追求,学习他一心向党,始终忠诚的坚强党性。长征胜利80周年,向原红25军宣传科长,敬爱的刘华清,致敬!
请输入验证码